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

育儿“补贴”追逐的不只是真金白银

2023-01-13 10:49:13 来源:北京商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1月10日,深圳市卫健委公开征求《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》意见,初步拟定育儿补贴标准:直至子女满3周岁,一孩、二孩、三孩平均每年可领取的金额分别为2500元、3667元、6333元。几乎同一时间,山东济南市出台新规加强生育政策支持:本市户籍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、三孩家庭,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,直至子女满3周岁。

三年最高补贴19000元vs 21600元,深圳和济南绝非竞争对手,但鼓励生娃这件事上,地方政府的内卷程度不亚于招商引资。

据不完全统计,自2021年5月31日三孩政策实施之后,四川攀枝花市率先出招,湖南、吉林、黑龙江、云南、福建、广东、江苏等地从省一级到市县层面陆续跟上。尤其是2022年11月以后,与此前聚焦二孩、三孩不同,陕西宁陕县将一孩生育补贴也纳入政策范畴,深圳此番亦是如此。

按照这个趋势,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覆盖范围,现金补贴生娃风潮还会席卷整个中国。

从2017年至2021年,我国出生人口连续五年下降。而从鼓励生育的现实效果看,一些地方已经尝到甜头。打头阵的攀枝花市副市长唐忠柱2022年10月受访时介绍,政策实施一年来,全市出生人口数量较政策实施前一年增长了1.62%,其中,能够直接体现政策实施效果的二孩出生增长了5.58%;三孩出生增长了168.4%。

补贴,对于维持和提振生育率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,毕竟解决育儿压力,经济手段是最直接的反馈,也常常成为未婚未育人群在育儿意愿考量中的第一要素。

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,于全世界都是难题,之于政府,对家庭育儿“补贴”的含义,就不仅仅是现金这么简单,在第一步之后还得有23456的妙招。有研究表明,日本、韩国的生育率下降,比我国要早,均实施了不同程度的现金补贴政策,但长期看效果已然遇到瓶颈。

归根结底,生育压力是传导性的复合压力,不是“多双筷子而已”的请客吃饭。生育与婚嫁、教育、养老等家庭课题同气连枝,以子女成长为脉络,如果不能有效解决,养孩子的难度会传导至家庭的方方面面。

现金补贴的经济减负无疑是好的,但“够不够用”需要动态解答,比如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欠发达的农村地区,情况迥然不同。

更重要的是,尽管“现金”最为吸引眼球,各地政府还需要在更立体的维度“补贴”有生育意愿的家庭,涉及假休、医疗、教育、住房、税收、保险等方方面面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如果进一步解决女性就业和职场潜藏的“不公平待遇”,对提振生育意愿也有不小的促进作用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
精彩推送